朱允熥说道:“杨伯成,退朝后,你来见我。”
他的这一句话,似乎给今天这场讨论,定下了一个结果,因为杨伯成是工部尚书,大概是先治水。
朱允熥没办法,吏治不是那么容易整顿,无论现在还是未来,都整顿不好。
“还有没有其他事情?”朱允熥问道。
其他的官员,陆续有人上奏。
因为朱允熥离开了挺长一段时间,期间是朱元璋处理政务。
他们更怕朱元璋,因此一些不是很重要的事情,都是暂时按下来不处理,等到朱允熥现在回来了,再一起提出来。
这些也是他们作为老油条,最基本的操作,在大明当官的,没点操作,是活不到现在。
朱允熥把他们的事情全部解决,再回去文华阁,让通政司的官员,把奏章准备好。
杨伯成跟随回去,问道:“请问殿下,是因为治水一事?”
朱允熥点头道:“没错,你整理一下,大明各地各种河流的数量,以及分布在什么地方,又有哪些河流是比较容易发大水等等,送上来给我。”
“这个工作量,可能会比较庞大,可是河流关系到的,是很多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
“就算工作量再大,也要做下去。”
大明距离信息数据化还有好几百年,单靠人力,确实很难整理好各种河流的情况,工作量很大,这个也是必然的。
朱允熥又道:“工部应该,有相应的记录吧?”
杨伯成躬身道:“回殿下,有的!”
朱允熥说道:“有就够了,你去安排,接下来首先要修的,是那些容易发大水的河段,无论疏通还是加固,都要提上日程。”
领了命令,杨伯成也下去了。
朱允熥再把陶志学、郭胜和姚广孝他们传进来,提出了水泥的想法。
怎么烧制水泥,还是全靠他们自己努力搞研发,朱允熥只能提供方向。
相信他们的动手能力那么好,把水泥做出来,只是时间问题,一定可以做到的。
吩咐完毕,朱允熥没别的事情。
“殿下,郭惠妃求见。”
柳六回来上报。
得知郭惠妃来了,朱允熥肯定是要见的。
一会后,郭惠妃进来笑道:“终于等到殿下回来了,妙锦对殿下要望眼欲穿。”
朱允熥好奇地问:“难不成,成亲的日子,又准备好了?”
郭惠妃点头道:“准备好了,就在这个月的月底!”
朱允熥想了想,月底已经没几天,道:“那么快?”
郭惠妃笑道:“殿下觉得快,可是妙锦等下去,还觉得太慢了,如果殿下觉得没问题,我便如此安排。”
想到又要成亲,快是快了些,但快点也好,徐妙锦尽快进宫,让赵姝有个伴。
朱允熥说道:“郭奶奶尽管安排,我等着成亲就好了。”
郭惠妃得到同意,明白接下来的一切,也要提上日程。
时间很快,终于又到了成亲的时候。
徐妙锦不是正妃,因此成亲的排场,不是那么隆重,但徐家的人安排得很隆重,他们徐家,也是要面子的,不可以让人瞧不起,把可以给徐妙锦的都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