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青平小说网>都市言情>元末:朕才是真命天子> 第250章 没有白来一趟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50章 没有白来一趟(1 / 2)

第250章没有白来一趟

“使者有何事情?”小吏来到窗前问道。

“我问那马车上装的什么?”

小吏探头朝窗外看了一眼,当即道,“那是做甲胄的布匹啊。”随即便用疑惑的目光看向陈普文,难道这人连布料都不认识?

陈普文这才道,“我知道那是布料,可这卷布料为何如此粗大,不是应该按匹的吗?”

“哦,原来使者是说这个。”小吏这才解释道。

“因为我家大帅是公输氏之后,公输氏自有一套度量,大帅将现在百姓所用之尺称为市尺,又规定三市尺为一公尺,五百公尺为一里,一千公尺为一公里,从那以后,这布匹便用公尺来算了。”

陈普文皱眉道,“那不还是尺,就算三市尺变一公尺,可这跟布匹尺寸变大有何关系?”

小吏犹豫了下,还是解释道,“那是因为我家大帅嫌现在织布速度太慢,一个妇人每日只能织一丈长,可若是把这布织的宽一些,不局限于二尺宽,哪怕还是只能织一丈长,但这产量不是也能提高吗,于是就把织机改成了六尺宽。”

陈普文顿时笑道,“你莫不是以为我没见过织布,布匹定为二尺宽,那是因为要两手左右递梭,因此布匹宽度最多也只有三尺,若是做成六尺宽,人还怎么投梭?”

小吏闻言撇了撇嘴,“使者既然都知道,难道我家大帅不知?别忘了我家大帅可是公输氏之后,其先祖公输般更是被奉为百工圣祖,公输氏是何等神人,做些机关消息还不是小菜一碟。

“既然两手投梭限制了织机宽度,那直接不用手投梭不就好了,大帅直接教工匠做出了飞梭织机,不需人手左右投梭,便想织多宽织多宽,再加上省略了左右投梭的步骤,织布速度也快了起来,寻常的织机,妇人一天只能织一丈长,可用飞梭织机却能织出三丈多,布匹产量更是十倍于从前。

“莫说是六尺宽布,这还是因为大帅下了规定,不然一丈宽的织机也能给你造出来,要不是布匹产量增长如此之多,我军又哪来那么多的布匹用来做甲胄。”

陈普文都听傻了,这就是公输氏解决问题的思路吗,既然两手投梭限制了宽度,那就不用手投梭可还行,问题是人家还真有那个本事能造的出来。

陈普文当即道,“我能看看这种织机吗?”

“这,我无权答应,需得请示大帅。”

“那就有劳了。”陈普文当即拱了拱手。

于是第二天,会面的地方就变成了庐州城的官办纺织厂。

原历史上,朱元璋把抓来的敌人家的女眷,全都送进了教坊司,鲁锦当然没那么变态,搞官办妓院这种东西,于是就把这些抓来的女眷送进了纺织厂。

也并没有打入贱籍的说法,因为这些女人的丈夫,大多都是战死且不愿意归顺的,愿意归顺的将领,他们家的女眷也不会到这来,所以这里基本都是寡妇,鲁锦也鼓励她们改嫁,愿意改嫁的,嫁给工匠,嫁给士卒,他都不会阻拦,但是即便改嫁也得先在纺织厂干几年再说,就算劳动改造了。

陈普文跟着鲁锦来到一间织布车间,里面全是咔哒咔哒的梭子穿梭声和打纬声,上百架织机排成一列一列的,场面蔚为壮观。

陈普文来到一架织机旁,驻足观看了一会,发现这种飞梭织机确实不用人手投梭,织工的面前有一道横着的麻绳,只要单手拉着麻绳左右牵动,就能控制两边的木槌来回击打梭子,让梭子沿着打纬刀上的木轨左右滑动,原来这就是飞梭。

如此简单的原理,怎么之前几千年就没人想出来呢

鲁锦见他对织机颇为好奇,当即说道,“听说贵国陛下是贩布的出身,太师是打铁的出身。”

陈普文闻言立刻皱起眉来,以为鲁锦是看不起他们,正想说点什么,就听鲁锦继续道。

“真是巧了,我也是工匠出身,你们皇帝贩过布,想来对各种布匹颇有研究,既然使者喜欢这飞梭织机,不如我送给贵国一台如何?你只需带回去让工匠照样仿制即可,此乃利国利民之利器,可使布匹产量大增,我既然造出这种织机,自然也想让其广为传播,造福天下百姓。”

陈普文顿时眼前一亮,虽然归附的事咱们没谈成,但能拿一件高产的织布工具回去,多少也能交差了,便抱拳说道,“如此,那我就先代陛下谢过大帅了。”

“无妨,能让百姓有衣可穿,不使其冻毙于道旁,亦是我的心愿。”

鲁锦说着,便交代纺织厂的负责人去找一架织机来,有那修理好的,拆成零件让陈普文带走。

陈普文又在纺织厂里看了片刻,他还发现了一种新式剪刀,就是后世那种握把偏向一边,剪刀可以平贴在桌案上的裁缝剪。

这种x形的支轴剪刀是宋朝发明的,宋朝是一个科技大爆发的时代,宋朝以前的剪刀都是u形剪,到了宋朝才出现带支轴的剪刀,还有木工找平木板的刨推子,这玩意也是宋朝才有的,宋朝之前做相同的活,只有一种类似铁指甲的工具,想把木板做平整,只能用‘铁指甲’抠,生产效率可想而知。

不过宋朝虽然发明了支轴剪刀,但剪刀的样式现在还并不丰富,像是鲁锦搞出来的这种裁缝剪,他就第一次见,也厚着脸皮跟鲁锦讨了一把回去。

等离开纺织厂,回到元帅府,陈普文又跟鲁锦谈起了这次出使的第二个目的。

“既然大帅非要在下回去跟军师和陛下说清楚赵将军的事,才肯答应归附,那也可以,不过在下来都来了,总不能一件事也谈不成,不如咱们先不谈归附之事,先说说共同对付元廷如何?”

“哦?怎么个共同对付法?难道我现在所做之事,不正是在对付元廷吗?”鲁锦好奇道。

“自然是在反元,但天下义军各自为战,更容易被元廷分而治之,倒不如大家联起手来,这样就能给元廷制造更多麻烦,大家互相配合,让元廷顾此失彼,元廷也难以跟我义军抗衡。”

鲁锦假装有兴趣的样子,好奇问道,“比如呢?具体说说。”

“比如大帅与我国联手,大帅在安庆,我们在黄州路,咱们一起出兵,东西夹击,共克蕲州路,合攻江州府。”

陈普文说完便盯着鲁锦的反应。

鲁锦却面无表情,手指不停的轻点着桌面,不置可否的样子,半晌才回了一句。

“什么时候出兵?”

“自然是越快越好,最好就在这个月,等我回去将此事禀报陛下,就相约一起出兵。”陈普文当即道。

鲁锦却摇了摇头,“这不可能,至少半年之内不可能。”

陈普文顿时皱眉疑惑道,“为何?”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