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青平小说网>都市言情>元末:朕才是真命天子> 第295章 小茅山会战(四)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95章 小茅山会战(四)(2 / 2)

“好,好,好啊,几十年了,一个甲子过去了,老夫临死之前还能见到这样的威武之师,执笔丹青存正气,勿忘崖山神州赴难,这是忠烈信公的词!”

几个学生也说道,“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天平,这是横渠四句,这是我汉人的威武之师!!”

“文丞相!你看到了吗,我威武的汉军又杀回来了!驱逐鞑虏,再造中华!!!”

老学究跪在地上仰天长啸,泪水横流,喜极而泣,用尽全部的气力喊出再造中华,然后突然就没了声息,仰面倒在了地上.

身旁的学生们见状大惊,慌忙去搀扶老师,“老师!”

“夫子!”

“先生快醒醒!”

“先生驾鹤西归了,呜呜呜呜.”

“诸君,勿要悲伤,先生喜极而泣,是笑着去的,先生临终喊着文丞相而去,定是向忠烈信公报喜去了,我等应该为先生高兴才是。”

“对,先生临终前喊着驱逐鞑虏,再造中华,诸君,我们也该做点什么才对!”

“先送先生回家,然后我们去投军!”

“同去。”

“同去!”

大军有条不紊的行进,一个上午的时间,圣武军和元军各自行进了五六公里,终于在小茅山的山脚下相隔六里的地方对峙起来。

在开阔的平地上,六里是人目视的极限,虽然看不到对方的人影,但能看到对面大军扬起的烟尘,宛如薄雾一般。

圣武军占领了小茅山山脚下的一个村庄,在村庄的东侧,背靠村子开始列阵,村中有水井可以补充淡水,这是叶升的骑兵一团提前踩好点的地方。

至于村里的百姓?这两天小茅山附近接连出现骑兵交战,每天都在厮杀,有经验的老人早已带着全村百姓跑路避难去了。

北面的小茅山上有个禅宗寺庙,名叫明觉寺,山下的百姓都在扶老携幼,牵牛赶羊的去山中避祸,有些钱财的也会选择到明觉寺里暂避一时。

而在小茅山东侧的元军那边,因为圣武军骑兵的强势,元军的骑兵在哨骑战中完全处于下风,今天一个上午的时间,元军的骑兵又损失了五百骑左右,叶升的骑兵一团这边也伤亡了数十人。

不过这些牺牲也是值得的,迫于圣武军骑兵的压力,元军只能一直保持结阵状态,完全不敢散开扎营,一旦敢散开阵型,叶升必定会组织骑兵进行掠袭,导致元军现在也只能结阵抱团,远远的跟鲁锦这边对峙着。

而在小茅山的半山腰上,也有一群百姓正在爬山避祸。

邱初一今年已经23岁了,家中还有四个弟妹,爹娘倒也健在,不过一家子过的十分贫苦,其他逃难的乡亲,好歹还挑着粮食,牵着猪羊,抱着鸡鸭,而他们家只牵着一头牛,这头牛还是地主家的,他们一家还欠着地主的租子。

邱初一家里没有一分田,一直在佃耕地主家的土地,三弟背着最小的妹妹,已经六岁大的小姑娘,瘦的就跟黄菜一般,脸色蜡黄,头发也枯黄的像草一样,趴在哥哥的背上目光呆滞,有气无力的。

这次进山避祸,无疑让本就贫苦的家庭,更加雪上加霜,也不知道山下这一仗打完,他们家的那两间土屋还能不能留下,哪怕已经家徒四壁,可那两间房子好歹也是个窝,母亲连连哀叹,不知今后的生活还有什么指望。

一家人都沉默的爬着山,一言不发,只有老大邱初一想着近日来流传到村子里的传闻。

参加圣武军,就能分到五十亩地,不论死活,哪怕是战死,也可以把土地分给家人,他不知道真假,只是听乡邻四处传说的,可他却非常心动。

他已经23了,但家里的情况根本不允许他娶妻,之前说了几门亲事,哪怕对方家里也很穷,可一听他家里还欠着地主家的租子,就立刻没了下文。

每当亲事告吹的时候,邱初一都看到父母也背着他长舒一口气的样子,他心里明白,他是五个孩子中的老大,家里最大的壮劳力,父母其实也不想他成亲,若是让他成了家,家里就又少了一份收入,这欠下的租子也不知什么时候能还清。

就在今年年初,父母还动过卖掉小妹的打算,可小妹似乎是看懂了,跑到邻居刘叔家哭着不肯回来,再加上小妹还太小,一个六岁的黄毛丫头,即便是卖了也值不得几个钱,人家买回去什么都干不了还要养着,这卖小妹的事情就这么耽搁了下来。

就在这时,同村邻居刘叔家的二小子刘六,突然兴高采烈的扛着锄头跑了过来,招呼道。

“邱大哥,咱们一起下山投军去吧,俺打听清楚了,俺嫂子娘家是当涂的,她有个兄弟,之前被招进了官军,跟着太平路万户守当涂城,后来被义军俘虏了,说是只要投军就能分五十亩田,咱们也去吧,去一个人就能分五十亩,天下哪有这样的大好事。”

邱初一眼前一亮,当即拉住他问道,“此事当真?”

邱初一的父母和兄弟们也都竖起了耳朵。

刘六立刻拍着胸脯保证道,“肯定是真的,俺嫂子已经收到了信,是她兄弟专门派人来送的,那可是她亲兄弟说的,还能有假?”

“真的分五十亩田?在哪分田?分的熟田还是荒地?要收几成赋税,这些你嫂子可知道吗?”

刘六闻言抓了抓头发,想了想才说道,“听说是要渡江去庐州那边分田,庐州那边人少,有的是地,熟田可能分不到了,但荒地有的是。

“还说要是家里人多的,就自己开荒,好像开头几年能免税,家里要是缺劳力的,可以让官府帮忙开荒,但赋税就免的少了,到底收几成,俺嫂子没说,俺也不清楚。”

“庐州离这有多远?”邱初一的母亲闻言终于忍不住出声问道。

刘六当即道,“听说没多远,过了江就是,那些义军不就是从江西边过来的吗。”

邱初一听完咬了咬牙,当即做决定道,“爹,娘,我要去山下投军。”

“大哥,我也去,我也不想种地了!”邱家的老二也当即说道。

邱初一的父亲闻言顿时训斥道,“都不许去,还去投军?你们那是去送死!老大你会射箭吗?老二你会耍刀吗?去了人家就能要你们?那五十亩地是恁好拿的?”

邱初一当即反驳道,“我是不会射箭,可我就是用锄头,也能打死几个,官军那边不也是抓的佃户当兵,刘六她嫂子那个兄弟,不也没学过武艺,一样被抓去当了兵,都是庄稼把式,都是两个肩膀扛一个脑袋,凭啥官军就比我厉害?

“再说了,我只要投了军,就算是死了,家里也能分五十亩地的抚恤,反正这日子也就这样了,大不了用命换他五十亩地又如何?!

“爹,娘,你们先上山躲着,等我分了田,就让你们去种咱自己家的地,你们也不用为我成亲的事发愁了,小妹也不用卖了,咱家欠的租子也能还清了。

“你们不是要卖小妹吗,小妹不值几个钱,不如就把我这条命卖了吧!”

言罢,邱初一顿时把锄头一摔,转身奔山下而去。

老二见状也放下挑子追过去,“大哥,我也一起去!”

邱初一顿时回头道,“你回去,等我分了田,你还得帮着开荒呢。”

已经十九岁的老二坚定的摇了摇头,“哥,我不去,我不想种地了,种地没意思。”

邱初一想了想说道,“你先回去护着爹娘和弟妹,等我去探探路,要是真的分田,我到时候再叫你。”

老二闻言犹疑了一下,见大哥眼神坚定,不容置疑,这才点点头道,“哥,你别骗我。”

“回去等着。”

“哦。”

言罢邱初一再次转身下山。

一旁的刘六看了看邱初一一家,又看了看邱初一的背影,当即往山下追去,“邱大哥等等俺,俺也一起去。”

(本章完)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