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青平小说网>都市言情>元末:朕才是真命天子> 第302章 横扫金陵(一)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02章 横扫金陵(一)(1 / 2)

第302章横扫金陵(一)

“快,快!速度要快,接到兵的部队立刻赶回驻地,不要在和州港逗留!”

和州港的码头上,华高指挥着从各地赶来的接兵军官,还有那些渡江来的移民新兵,以及从庐州发过来的各种兵器甲胄。

听到华高的话,刚被提拔为团指挥的张焕、陈宏、吴国兴和邵永坚四人,当即拱手道。

“华总管,我们两个团的甲胄已经送到,四个团的新兵也已经到齐,名册已经编好了,请代为转交大帅,让军政司尽快补齐任命文书。”

“好说好说。”华高也抱拳回应,接过那几本名册,又不禁嘱咐道。

“你们回去之后一定要抓紧练兵,尽快补齐装备,大帅给你们增兵那么多,就是准备让你们打仗的,更多的应该大帅会告诉你们,我就不多嘴了,快回去吧,别让俞总管等急了。”

“是,那我们就先走了。”

“去吧去吧。”华高挥了挥手,赶紧打发了四人,让他们领着近两万名新兵赶紧离开,省的占用码头空间。

这边刚把人送走,武院后勤司的杨恒也跑了过来,“华总管,我要的船只你准备好没有,大帅要兵甲要的急,我都被催了三遍了,现在甲胄就堆在码头上,你赶紧给我送过去啊!”

“别催了,已经在运了,可我就只有那么多船,来的时候载人,去的时候装货,一趟空船都没有,我的水兵已经来回跑了十几趟了,连饭都顾不上吃,你要我怎么办?”华高无奈的反怼回去。

杨恒当即道,“那就让水兵轮换吃饭啊,总之人歇船不能歇,你赶紧把这些甲胄和大枪给我送走!还有炮弹枪弹、手榴弹,以及那五万套新军服,六万双鞋履!”

“你以为我不知道让水兵轮换吗?”华高也被催烦了,顿时又怼回去,然后反问道,“而且我都已经运了那么多,你到底送来多少兵甲,怎么到现在还有?”

杨恒闻言顿时骄傲的拍了拍胸脯,“铁厂七月、八月、还有九月大半个月,将近三个月的产量,一共20250副,再加2团和11团脱下来的九千副旧甲,总共29250副铁甲,差750套就能凑够三万了,另外还有七万支大枪。”

嘶————

华高闻言倒吸一口凉气,“乖乖,这么多,都够新装备六个半团了,我们这新编的十个团一副甲胄都没有,全都送过江去,大帅到底扩编了多少部队?”

“那谁知道,就这还说不够用呢。”

杨恒既是疲惫,又是兴奋,按照渡江后的这个战绩,还有扩军的速度,恐怕圣武军的规模马上就要有个指数级的上升,听说现在不算骑兵和水师,纯步兵的团就已经扩编到了36个,每个团4500人,这36个团就已经有十六万两千人了。

而且扩军的势头不仅没有停止,反而还在加速.

其实这个兵力数字真不算啥,原历史上,朱元璋渡江之前的总兵力大概是四五万左右,渡江之后没多久,就暴兵到了36万人,分为几十个营。

圣武军这36个团也才十六万人,距离历史上的朱元璋还差二十万人呢.

华高闻言不禁又问道,“现在铁厂月产多少甲胄,就这个扩军速度,铁厂的产量还供的上吗?”

杨恒也无奈的摇了摇头,“肯定供不上了,之前甲胄的月产量在7500副左右,这个月还没过完,不过预估产量能达到8100副左右,但这也就到极限了,不可能再增产了。”

华高疑惑道,“大帅不是说还要送回来一批工匠吗,就不能继续扩大铁厂?”

杨恒解释道,“之前每个月只有四千副出头,那是因为只有一台轧钢机,现在是第二台轧钢机投产了,再加上新来的工匠手艺越来越熟练,才能把产量提到月产八千副。

“这不是增加多少工匠的事,纯靠工匠手敲,一个月打五百副都费劲。

“咱们的铁厂之所以产量高,靠的是那些水力自动机械,而新增水力机械,需要合适的地形和足够的水量,还要修水闸和引水渠,庐州肥西那块地,已经没有合适的地方继续增加水车了,这才是限制规模的最大原因。

“而且就算新选厂址也很困难,还需要便捷的交通,方便运输焦炭和矿石,又要靠近矿石产地,从这点来说,庐州这里简直是个天赐的宝地!当然也只有到了大帅这样的公输氏奇才手里,才能发挥出来.”

华高点点头道,“是这个理,那咱们也没什么办法了,只能尽量完成好大帅的吩咐,别给他拖后腿就好。”

“嗯,现在运了多少了?”杨恒又问道。

“运了一半了,一共十个团的新兵,有四个团刚刚带回庐州了,还有一个被我接收了,现在正登岸集结的是第六个。”华高指着在岸边集结的新兵说道。

“接兵的人还没到吗?”杨恒皱了皱眉。

“快来了,俞通源的七团在滁州那边,他们从滁州过来也没有水路相连,走过来起码要三天的时间。”华高解释道。

“老华!”

两人正说着话呢,俞通源就风尘仆仆的骑马过来了,后面还跟着七团的大部队。

华高两人一见,顿时道,“你终于来了,就等你们了,怎么不自己先来,带着那么多兵干什么,让副将带着兵,你和几个千户先过来接兵多好。”

“嘿嘿,这不是反正也要更换驻地吗,就当是拉练了,我把人都带来了,现在需要做什么,大帅有什么安排,还有我们的新驻地是哪里?”俞通源翻身下马,当即问道。

华高立刻安排道,“咱们的新编39军,要全部接管原来的东路军和北路军驻地,我的112师驻守沿江一线,从和州到滁州,我本人驻守和州,你的113师要驻守淮河一线,濠州、定远、来安三座城池归你,你本人带着七团移驻濠州。

“还有,这次扩军大帅只点了团指挥使一级,你们得自己提拔千户一级的将领,把名册报上去,让军政司给你们补发正式的任命文书。”

“好,人我早就选好了,新兵呢?”俞通源立刻答应下来。

华高一指正在登岸的新兵,“那是第六个过江的团,人都是一样的,谁先到就分给谁,你看看先给谁吧。”

俞通源想了想又问道,“咱们接管北线的城防后,是不是朱亮祖的35军就要出征了?”

华高点点头,“大帅没说具体日子,但应该很快,所以你们领了兵得立刻回去,不能在这耽搁,如果35军初征,肯定也需要一些时间准备。”

俞通源点头表示明白,然后当即喊道,“胡海!”

“到!”

俞通源招了招手,“别到了,都是当团指挥使的人了,这个新上岸的团给你,赶紧把兵领走,然后立刻回来安,找廖督师报道。”

“嘿嘿,就算当了指挥使,那你也是我的老上官啊,这份情谊咱不能忘,虽然以后不在一个军了,但老指挥你也不能忘了我啊。”胡海当即凑过来嬉皮笑脸的说道。

“别贫了,赶紧领了人回去,抓紧时间练兵,你回去之后仍然归35军序列,而且可能马上就要出征,你可能都没多少时间训练新兵,接下来打仗能有把握吗?”俞通源当即嘱咐道。

胡海顿时说道,“没问题,以前又不是没这么扩过军,一个营扩编一个团,一共256个班,每个班至少能分到两三个老兵,一个人带三个新兵,出不了多大问题,当不了先锋,打打阵战我还是不怕的。”

“你心里有数就行,我也就放心了,回去之后好好练兵打仗,别给咱们老七团丢人。”

“是!”

胡海答应一声,当即叫手下原来的几个连长过去领人,正当他要走的时候,华高又叫住他提醒道。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