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青平小说网>都市言情>元末:朕才是真命天子> 第307章 长生天气力里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07章 长生天气力里(1 / 2)

第307章长生天气力里

“皮连长,前面街口右拐就是府衙。”

向导在前面带着路,禁卫一旅火枪二营一连的连长皮昀听完,立刻大手一挥,冲身后的士卒喊道,“快,一连的跟我上,尽快拿下府衙,然后往西门进攻。”

士卒们闻言立刻加速冲了过去。

建康是元朝集庆路的首府,城中衙门众多,且都分布在城池正中心的部分,正好处于禁卫旅的进攻区域。

因为这里曾经是南唐的国都,南唐的中书省和六部都在这里,城中心位置的办公衙门一大堆。

再加上前宋的时候,赵构南下,曾经想在建康定都,还让人修缮过这些衙门,于是元朝就顺手保留了下来。

至于为什么后来赵构又跑去了杭州,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因为杭州紧邻杭州湾,方便坐海船逃跑。

研究过南宋杭州临安皇宫‘行在’的地图就明白,赵构在杭州的皇宫,那真叫一个面朝大海,春暖开,出了宫门不到一公里就是海港,登上船就能直接润,那叫一个方便.

另外还有个原因,赵构本来确实想在建康定都的,但当时建康城内涝严重,每逢雨季,城内直接变成一片泽国,真‘江南水乡’。

宋朝的时候,王安石曾经主政过建康,这位变法派的头子,他的各种想法初衷本来是好的,但做事完全不计后果,最终往往好心办坏事,王安石在建康当官的时候也是。

他为了给建康增加农田面积,让人把玄武湖填平,改成水田,此举确实增加了不少田产和粮食,但副作用嘛,导致建康城在雨季无处泄洪,年年内涝。

一直到了元朝时期,元朝官府又把玄武湖挖了出来,才彻底解决城池内涝的问题。

当时赵构南下的时候,一看建康这情况,果断放弃在此建都的念头,跑去了杭州

“皮连长,前面转过去路边有楼。”众人正往前跑着,向导再次提醒道。

皮昀闻言当即道,“小心路边制高点,警惕敌军弓手!”

士卒闻言,转过弯去唰唰唰的纷纷举起火枪,瞄向两侧的楼房。

楼上的百姓原本还在探头探脑的观战,一见圣武军把枪口对准他们,吓得纷纷缩头跑回了屋里。

“关门关门,快顶住,贼兵人不多,咱们只要死守一会,平章大人就会带兵来援,快把门顶住!”

一连的战士还是跑的慢了些,大军才刚杀到府衙,那边就听到嘭的一声关门声,里面传来元军的喊话声和上门闩的声音。

跑在前面的尖兵立刻回报,“连长,府衙里面有人,把门闩插了,说是要死守。”

皮昀闻言当即道,“把炮拉上来!”

然后自己带兵跑去府衙门口,冲里面大声喊道,“里面的人听着,赶快开门投降,饶你们不死,不然等我打进去,一个不留!”

里面根本没什么动静,过了几秒,有个元军从旁边的院墙探出脑袋张望,结果外面嘭的一声枪响,那名元军当场仰头栽了下去,吓得里面的其他元军顿时瑟瑟发抖。

“炮来了。”

“装弹,瞄准大门!”

这次炮班为了进城能跟上主攻部队,保持灵活机动,连弹药车都没带,找了一堆竹筐背篓,让士卒自己背着,四五十人每人背一发弹药,如此一来,只要是人能进的地方,弹药就能送的上去。

炮班听到皮昀的命令,当即从背篓里找了一发霰弹开始装填。

皮昀那边下达最后通牒,“快开门投降,不然我就放炮了!”

里面的元军和官吏可能还不知道大炮是什么东西,他们不仅不当回事,甚至还有人在里面叫嚣,“城外的贼将听着,现在投降反正,朝廷还能赦免你们的死罪,赶快投降,不然一会平章带兵杀过来,你们一个都活不了!”

“他妈的,不见棺材不落泪,开炮!”

轰隆一声巨响,不到十米的距离,数百颗葡萄大的霰弹被喷了出去,把府衙大门的门板打的千疮百孔,里面顶门的元军更是直接碎了一地,其余站在大门里面两侧的元军差点就吓尿了。

有圣武军将士上前查看,发现里面的门闩居然还没打断,“连长,门闩没断,还顶着呢。”

“再打一炮!瞄准门闩再打。”

里面一名小吏闻言,连忙大喊道,“别打了别打了,俺们开门降了。”

吱呀一声,大门终于打开,只见一名皂衣小吏哆哆嗦嗦的,踩着遍地碎肉将大门打开,刚一开门,就见到外面数十名黄甲士卒,端着火枪瞄准门内,还有一个架在车轮上的铁炮正对着大门,吓得他连忙举起双手。

皮昀见状立刻命令道,“一排进驻府衙,清剿残敌,抓捕俘虏,控制典籍账簿,所有活人找个院子关起来,敢闹事就全杀了,派人到四面路口警戒,给你们多留几颗手榴弹。

“二三四排跟我继续向西进攻,向导在前面带路!”

“是!”

皮昀说完连府衙大门都没进,安排完任务就带着剩余士兵直接走了。

北城的玄武门那边。

董兴尧的新编37团也跟着进了城,他麾下的营官陈豪,刚开始胆子不大,不敢跟元军拼命,可进了城之后,遇到一股元军,大炮一开火,元军顿时死伤遍地,其余人也立刻坐鸟兽散。

逆风局陈豪不敢打,但现在既然元军都溃了,那他也不介意打打顺风仗,跟着捡便宜,有大炮和火枪兵顶在前面,他那个营也朝着元军溃兵奋勇追击,越打越勇了起来。

胆小的陈豪尚且如此,吴叔同和陆海安那边更不用多说,尤其是陆海安,这货是个武痴,不怎么关心政治,现在既然投了圣武军,鲁帅又敢用他们,还给他们分配和主力一样的甲胄和兵器,也没区别对待,那他还有什么好说的,自然也卖力杀起元军来。

正在他们往前进攻时,有一队元军弓箭手挡住了去路,禁卫一旅车营的张珍立刻带火枪兵上前,一轮排枪将堵路的元军打崩,大军立刻继续向前突进。

吴叔同那边也抓到一伙元军,他们在向导的带领下,分出兵力左右包抄,一举将数百元军堵到一处路口,里面还有个元军百户在大声叫喊。

“大伙不要信他们的鬼话,投降就是个死,随我突围杀出去,杀了贼将重重有赏!”

吴叔同那个营的训导官关良,闻言当即向包围圈里的元军喊道。

“投降不杀,不投降马上就是死,大伙都是汉人兄弟,不要再给鞑子卖命了,只要投降,鲁帅就能给你们免了印子钱,家里没田的还给你们分田,快快保留性命回家分田啊,要是你们死了,家中的妻儿老小,可就要被鞑子卖做驱口奴隶了!”

包围圈中的元军士卒顿时面面相觑,只有那个百户还在着急的大喊道,“大伙别听他们胡说八道,那都是骗你们的,天下哪有恁好的事,跟我杀出去,杀啊,只要杀了敌将你们就有用不完的银子!”

“他奶奶的。”关良一听也火了,当即跳着脚大喊道,“手榴弹呢,给我炸死那厮!”

当即有个车营来的火枪手,点燃一颗手榴弹甩入元军人群之中,下一刻,轰隆一声巨响,将那名百户连同周围好几人当场炸翻,吴叔同趁着元军被炸懵的空挡,再次大喊道,“投降不杀!”

哗啦啦一片刀枪落地声,这次剩下的元军立刻就降了,那名被炸伤的百户军官也被自己的手下趁机杀死。

吴叔同见状顿时赞叹道,“这手榴弹可真好使,等战后让大帅给咱们37团也分一点,不能因为我们是新来的就厚此薄彼啊。”

训导官关良当即道,“这东西产量少,不到大战都舍不得拿出来用的,不能浪费,而且也不是大帅厚此薄彼,37团是新团,没经过投弹训练,大部分士卒都不会用这东西,胡乱发下去,没准他们还会炸到自己人,等战后统一训练了再说吧。”

“嗯,关训导此言有理,来人看着俘虏,其他人继续向南进攻!”

南门这边,张德胜带领17团打过镇淮桥,17团二营的营官贾伯英抓到一群元军俘虏,从俘虏口中得知,有人看到平章完者不从西门跑了,贾伯英立刻急着找张德胜报告。

“指挥,有俘虏说看到完者不从西门跑了,这可怎么办?”

张德胜完全不在意道,“没事,外面有叶指挥的骑兵团看着,他跑不了。”

贾伯英一听顿时唉声叹气,“唉,便宜骑兵团了。”

张德胜闻言立刻火了,当即骂道,“什么叫便宜骑兵团,那是兄弟友军,没有骑兵侦察哨探,光靠你步兵能打的了仗吗?”

贾伯英撇了撇嘴,张德胜又说道。

“叶指挥是第一个归顺我圣武军的将领,早在我们还没打下庐州时,他就归降了大帅,自投军以来,任劳任怨,每战必上,从不抱怨,之前小茅山一役,全军步兵加起来都没人家骑兵伤亡大,你听见叶指挥抱怨过一句吗?人家都没说什么呢,你还有脸跟骑兵抢功?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