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青平小说网>都市言情>元末:朕才是真命天子> 第315章 马踏连营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15章 马踏连营(1 / 2)

第315章马踏连营

江北战役的首个目标,天长县这边,其实孙德崖和俞时良也早就收到了元廷的最后通牒,得知了脱脱即将南下的事情。

天长县这个位置很是巧妙,它东北方向一百里就是高邮府城,往西北一百二十里是芝麻李治下的盱眙,西南一百三十里是圣武军治下的来安,东南一百二十里是元廷治下的扬州府城,天长正好处在芝麻李,圣武军,还有元廷的三方势力交界处。

虽然不能说是三不管地带吧,但天长县的消息还是比较灵通的,东南西北的消息他们都能收到,甚至除了元廷中枢的最后通牒,他们还从扬州那边得知了圣武军已经渡江,并且拿下扬州对岸镇江的消息。

从镇江到扬州的跨江运输直接被鲁锦掐断了,这个消息是无论如何也瞒不住的,所以被他们打听到也很正常。

天长县城的府衙内,这天孙德崖正在府衙中饮酒听曲,正在这时,孙德崖手下头号大将刘旻化急匆匆的赶了过来。

孙德崖见状当即问道,“怎么样?”

刘旻化连忙介绍打听来的情况,“从扬州回来的探子说,那鲁锦已经打下了建康,拿下了集庆路和镇江路,还有太平路,听说他渡江之后大肆收编降军,又在江南募兵,圣武军光是在江南就有一二十万大军,现在北面还有元廷皇帝的禁军要来,大帅,我们现在该怎么办?”

孙德崖端起长颈酒壶灌了一口,闻言不以为意道,“那又如何,咱们有上万守军,城内更是如铁桶一般,当初那姓鲁的打定远,也是用了细作诈城,又提前勾结了县丞,这才轻易拿下定远,要我说,真要他们一刀一枪的去攻城,也未必打的怎么样,不用怕。”

却说,刘旻化说的明明是北有元军,南有圣武军,而孙德崖一张嘴就在说圣武军如何如何,显然和元军相比,他还是更恐惧圣武军多一些,或者说圣武军才是他眼中真正的敌人,不过也不奇怪,毕竟两家之前就有仇嘛。

刘旻化闻言皱了皱眉,欲言又止,最终还是说道。

“可现在的圣武军也已经和去年攻打定远时不同了,他们兵多将广,若真派几万大军来打我们,我们也守不住啊,要不,要不.”

不等刘旻化把话说完,孙德崖顿时一把将酒杯砸到地上,警告道,“别再给我提什么投靠芝麻李的事,你自己不也说元廷皇帝的禁军要来了吗,咱们这个时候投过去,这不是上赶着往枪头上送?

“芝麻李他们早已经营日久,就算咱们投过去,又哪里有咱们的位置,说不得还要被人家哄着当肉盾,率先死在元军刀下。”

刘旻化闻言一阵沉默,他承认孙德崖说的有一定道理,但归根结底,其实还是孙德崖的野心作祟,不愿受制于芝麻李、赵均用那些人而已。

半晌后他又建议道,“大帅,那咱们要不要把俞帅请回来,他那里好歹有六千兵呢,加上咱们的一万大军,关键时刻咱们再从城中临时招募一些,说不得也能凑出两万大军,这样总比咱们自己守城要更稳妥一些,不管是北面的元军来了,还是南面的鲁锦来了,咱们都好应对。”

孙德崖闻言顿时不耐烦的一拍桌子,“你懂个屁,都叫过来守城,你有那么多粮食吗?守城并非人越多越好,天长县城本就不大,人多了不仅无用,反而还会消耗更多的粮食,就越是撑不住多长时间。

“还有俞时良那厮,胆小如鼠,若非当初起事时他一直胆小拖延,如果能早上半月起事,何至于落到今天这般地步?你还把他招入城中,那不是存心惑乱军心吗,保不齐在关键时刻,他就得开城投降,把咱们都卖了!

“老子今天把话撂在这,老子宁降官府,也绝不降给那圣武军,官府若想招安咱们,最少也得给咱一个义兵元帅或是万户,甚至弄个宣慰使啥的大官做做,可若是被俞时良那厮卖给了鲁锦,咱们就只有死路一条,你明白吗?”

“是,属下明白了。”

刘旻化当即抱拳退下,不再多说什么,但他自己却很迷茫,不知道该怎么办。

打心底里来说,当初他跟着孙德崖起事,那自然也是有一腔热血和抱负的,看着元廷如此不做人的做派,生出反抗之意那是人之常情,再加上朴素的华夷并非同类的价值观,赶走鞑子恢复汉人社稷,也是身为汉人的他本就应该做的事。

如果非要说一些私心,那当然也有,看到刘福通起事,闹出好大动静,刘旻化未必没有借着乱世,做一些事情光宗耀祖的打算,不说称王称霸,混个从龙之功,封侯拜将也未必不可能对不对。

可是,他唯独没想过要投降元军!如果真的要投降元廷,那当初又何必冒着九族被诛的危险跑来造反呢?

但他现在确实又迷茫起来,自家当初带着他起事的主帅孙德崖,居然吐露了要投降元军的心思,那他刘旻化到时候怎么办,也跟着投降元军受招安吗?

可若不跟着投降,自己又能去何处呢?投降圣武军?那位鲁帅会放过自己吗?投奔芝麻李?就现在的情况而言,恐怕徐州也是自身难保,想不到出路的他,难免会有些迷茫。

不过刘旻化也不用迷茫多久了,来安距离天长总共只有130里,以朱亮祖主力日行50里的行军速度,最多三天就能兵临城下,到时候他也就不用再想出路了.

而与朱亮祖的主力步兵相比,郑用率领的骑兵明显更快,从来安到俞时良驻扎的石梁站,总共只有110里左右,郑用第一天率军狂奔八十里下营,此时距离俞时良的大营还有将近30里。

郑用没有直接无脑冲过去,而是在三十里外隐蔽休整,同时派出小股哨骑化妆抵近侦察。

他们是十月十一日上午从来安出发的,晚上抵达距离石梁站30里处,下营的同时派出哨骑侦察,到了翌日十二日中午,就有哨骑前来回报。

哨骑是郑用的老部下张虎子亲自率领,这小子当初刚投军的时候,干的第一件事就是引诱左君弼到鲁锦的埋伏圈,很是机灵的一个人。

刚回来就被郑用拉住,“情况如何?”

张虎子忙说道,“我带一个排前去侦察,没敢直接骑马靠近,到了距离七八里的林子里下马步行靠近,快半夜的时候摸到那处寨子外面看了一下,那石梁站是个镇子,有不少百姓居住,俞时良的军寨就立在镇子的西面五里处。

“那军寨四面无依无靠,并无险要地势,只在南面有一条旱沟,坡不算陡,里面也没有水,咱们的骑兵可以绕营而过。

“军寨有木头寨墙和壕沟,内有箭楼和望楼,寨门处还有拒马鹿砦,并无吊桥,守夜的士卒多在望楼上打瞌睡,也无巡逻士卒,我亲自在军寨外蹲了一个时辰,天快亮了才走,里面并无军犬守夜,防备并不是很严密。”

张虎子说到这还忍不住吐槽道,“要我说这俞时良统兵就是个棒槌,只有明岗,既无暗哨,也无游动哨,更无军犬巡逻,防备如此稀松,随便找个人夜袭都肯定能得手。”

郑用闻言顿时蹙眉道,“你的意思是夜袭?”

张虎子当即道,“夜袭也不是不行,外面的军寨肯定很容易得手,但得注意寨内。

“今天天亮之后,我带几个人扮作猎户和樵夫,到镇中打探消息,镇上百姓对那俞时良也说不上厌恶欢喜,甚至还看到有寨中兵丁跑到镇中采买,可见其防备松懈。

“我怕打草惊蛇,没敢抓那些采买的兵丁,于是抓了个熟悉附近环境的货郎,和他打听了一些消息,那货郎说那寨子处原本是一个什么高员外的大宅,也不是什么好人,俞时良和孙德崖来了之后,就杀了那高员外,霸占了他家的宅院。

“后来二人又觉得那地方不错,离着镇子不远不近,方便采买军需,南边不远处还有一条旱沟和林子,方便樵采和防御,于是就在那里下了营。

“说起来这个军寨也有大半年时间了,他们是闰三月末才攻下的天长县城,开始二人都去了城里,寨中只留了几百人,几乎荒废,直到三个月后,也就是六七月份,俞时良才带着几千兵回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