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青平小说网>都市言情>元末:朕才是真命天子> 第383章 新年大裁军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83章 新年大裁军(2 / 2)

之前杨璟的华东方面军出征的时候,是两个集团军,四个军,八个师,24个团,再加上朱寿、张温的两个禁卫师6个团,以及一个骑兵团,总兵力是31个团,13万2300人。

但是杨璟的北路主力,从常州打到杭州,这一路上光是用抓来的俘虏,就扩编出9个团的新兵。

俞通海的北路偏师40军,原本是6个团的兵力,他们从常熟开始下场,一路打到松江府,也用抓来的俘虏扩编出5个新兵团。

南路这边,华云龙和徐达打的是山区,但是打到杭州的时候也扩编出4个团。

朱寿率领的南路主力,从溧阳打到杭州,也扩编出6个团。

四路大军在杭州会师后,又继续扫荡浙中山区和绍兴、庆元两路,又抓到了几万俘虏,再次扩编8个团出来。

于是等杨璟打完浙东,累计扩编出32个团,比他们原本的兵力还多,加上自己本来就有的31个团,华东方面军现在总共有63个团,28万3500人。

当初发征东檄文,鲁锦吹牛逼号称三十万大军,这下打完真快有三十万大军了

现在光这一个华东方面军,就几乎占了这75万人的一半,还有淮北那边没算呢.

朱亮祖的36军,打江北战役之前是两个师,6个团的兵力,打完之后扩编出8个补充团,3个独立团,4个预备团,累计扩编出15个团,加上原本的兵力,现在有21个团。

然后徐州方面,毛贵他们的四万人,鲁锦答应给他们3个师,9个团的编制,如果再算上赵均用那边的,也算一个师吧,那就是总共两个军,四个师,12个团的规模。

高邮的卞元亨和李华甫那边也有6个团的兵力,加上徐州,总共18个团。

脱脱被贬,淮北的元军就地解散,又被朱亮祖收拢了大概14万5千人,另外还有四五万民夫,这14万5千人又能编出32个团。

因此整个江北的兵力,就是朱亮祖21个团,徐州加高邮18个团,收拢的元军32个团,总计71个团,约有31.95万人,又占去这总数75万的将近一半。

除此之外,还有安庆廖永安的35军6个团;庐州俞廷玉的38军6个团,和州华高的39军6个团,鲁锦的建康本部还有4个团,这些加起来有22个团。

宁国路的常遇春43军原本有6个团,又用抓来的俘虏扩编了3个团,再加上刚被调去的邓顺兴父子,胡大海父子,又两个团,宁国路目前总共有11个团。

这些兵力全加起来就是167个团,总计75万兵力。

江浙每年外销600万石漕粮,按照每人每天吃两升米来算,一石=十斗=100升,每人每年吃7石米,这600万石漕粮足够他养活85万人,但是账不能那么算,他还要留出粮食以备不时之需呢。

而且这可是军队,并不是只给米就行的,即便鲁锦现在连军饷都不发,只在入伍时分田,打完仗发赏赐和抚恤,就已经压得他快喘不过气了,一次抚恤加赏赐就是500万两,他得卖半年的盐才能赚回来,今年三个方向同时开战,要支出多少军费他都不敢想。

“必须要裁军,起码要裁掉一个方面军的兵力,大概15万吧,留60万就已经很多了。”鲁锦当即说道。

冯国用也在旁边算了起来,“如果每个方向都按照这次东征的规模调配兵力,那么宁国路方向,安庆方向,南阳方向,山东方向,就最少需要四个方面军。

“以每个方面军下辖两个集团军,四个军,八个师,24个团来算,就是十万八千人,四个方面军一共43万2千人。

“等浙东局势稳定了,还可以把华东方面军重新集结起来,投入外线作战,这又是10万8千人,五个方面军,总共54万。

“裁到60万的话,还剩6万的兵额,禁卫师每个师9900人,还能再组建4个禁卫师。”

鲁锦闻言点点头,“这就差不多了,先按照五个方面军的架子进行整编,禁卫军不够用的话再加。”

一旁的包毓又问道,“那裁掉的这十五万,直接遣散吗?”

鲁锦摇了摇头,“当然不能直接遣散,可以裁汰一些老弱,保留大部分,用处就多了,可以放到各地当内卫军,驻守后方,也可以集中起来编成农垦师,生产建设兵团,去搞屯田。

“或是编成工程兵,拿去筑城建房子,到前线快速修建棱堡,训练一支专业的棱堡工程兵!只不过不放在主力野战军的编制里而已。”

甚至以后还可以改编成铁道兵部队,专门用来筑路修桥,不过这些鲁锦没说出来.

两人闻言都点了点头,冯国用又问道,“既然不放在野战主力里,那是不是要启用新的番号?”

“嗯。”鲁锦点头道,“这样吧,今后禁卫军番号从0开头,野战军番号从1开头,内卫军番号从2开头,屯田兵番号从3开头,工程兵番号从4开头,以防混淆。”

“那五个方面军还用方位来命名吗?”冯国用又问道。

鲁锦闻言想了想,“要不改成数字番号吧,华东方面军在浙东都打完了,今后如果调去山东或是辽东作战,也不好继续叫华东方面军。”

两人都点了点头。

其实解放战争时期也有这个问题,到了48年的战略反攻阶段,各军区的野战军打出了自己的根据地,那你总不好还用原来的军区来命名。

比如一野的前身是西北野战军,一路从陕西杀到新疆,一野的这个‘西北’俩字倒是没毛病,可是二野的前身是中原野战军,都从河南打到四川去了,总不好还叫中原野战军吧。

三野的前身是华东野战军,都打去南京,打到福建了,也不好继续用原来的番号。

至于四野就更厉害了,从东北的白山黑水,一路杀到海南岛的天涯海角,杀穿整个大陆,总不好还叫东北野战军。

至于华北野战军怎么没混上数字番号,那属于自己把自己玩没了,谁也没办法.

冯国用连忙拿出纸笔记下鲁锦的要求,然后又问道,“那五个方面军如何分配数字?”

鲁锦深吸一口气想了想,这是个论资排辈的问题,人事方面的事情终究不能不考虑,于是这才说道。

“101师,102师,103师,这是咱们当初起家时的三个师番号,做人不能忘本,还是要顾念一下旧情的。

“这样吧,西南方向的廖永安,第一方面军;

“华北方向的朱亮祖,第二方面军;

“华东方向的杨璟,第三方面军;

“中原方向的俞廷玉,第四方面军;

“华南方向的常遇春,第五方面军;

“朱寿和张温继续带禁卫军;

“海军由帅府直辖,归属禁卫军序列!”

(本章完)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