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72章 颁奖(2 / 2)

如他所料,这十位获奖者来自各行各业,背景迥异。

有面容坚毅、手上带着训练痕迹的消防尖兵;有身姿挺拔、眼神锐利的青年军官;有风尘仆仆、目光敏锐的基层记者;还有晒得黝黑、透着朴实干劲的大学生村官……

这似乎成了一种心照不宣的规则:在同一年份,同一个行业通常只会有一位代表能站上这个领奖台。

颁奖仪式的流程并不复杂:主持人开场介绍五四青年奖章的历史意义和评选过程,逐一讲述每位获奖者的突出贡献,最后是领导上台为他们颁发奖章和证书。

在陆阳看来,这样一个相对简洁的仪式,本无需如此兴师动众地排练。

但考虑到届时将有重要领导出席,团委如此谨慎细致,也在情理之中。

毕竟,如今的团系统正值上升势头强劲的时期,从这里走出的干部晋升速度往往令人瞩目。

据传,这次前来颁奖的领导,正是一位从团口成长起来、如今身居高位的干部。

排练结束后,陆阳婉拒了其他几位获奖者共进晚餐的邀请。

他心中明了,站上这个领奖台的人,固然有其优秀之处,但很多时候,他们更像是一个群体的象征,一种精神的具象化。

这并非否定个人的努力,而是国内表彰体系的一个特点,将集体奋斗的光辉,凝聚在一个代表身上,以此传递更强大的精神力量。

他们所承载的,远非仅仅是个人事迹,更是其身后无数默默奉献的同路人。

两天后,陆阳迎来了正式的颁奖仪式。

让他颇感意外的是,为他亲手佩戴上那枚沉甸甸的五四青年奖章的,竟是一位分量极重的领导。

当那位面容慈祥、气质沉稳的老人走到陆阳面前,仔细地将奖章别在他胸前时,整个会场都安静了几分。

老人温和地拍了拍陆阳的肩膀,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入陆阳耳中:“做的不错,年轻人,继续加油。”

“谢谢领导!”

陆阳立刻回应,语气恭敬而沉稳,但他的心跳却难以抑制地加速起来。

这句话蕴含的信息量太大了。

“做的不错”,是指他创立中海家教网解决了大学生兼职痛点?

是肯定他作为大学生创业者的表率作用?

还是……暗示对他其他领域动作的某种知晓?领导究竟对他有多少关注?

陆阳无从揣测,也不敢妄加揣测。

颁奖仪式结束后,陆阳回到了下榻的酒店。

他强迫自己将颁奖台上的那一幕暂时封存。既然无法确切解读,过多的猜测只会徒增烦恼。

无论领导话语背后深意如何,他既定的道路都不会改变——资本的棋局才刚刚铺开。

第二天,陆阳便搭乘早上的航班返回中海。

沪铜期货近期的火爆行情如同磁石般吸引着他,让他舍不得离开市场太久。

直到飞机升空,他才哑然失笑,意识到此刻仍在“五一”长假期间,市场休市,这份急切倒显得多余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