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听说咱们换了黄册之后,操守大人就会扩充兵马,到时候咱们都会被整编进军中,咱们兄弟跟着操守大人,将来也许能闯出一番事业来!”
张懿说道:“也许吧。不过眼下我只想赶着时节将田种好,不然等到秋收就要饿肚子了。”
“你就知道吃。”
齐大壮说道:“当了兵,就有了军饷,咱们大人可是会给部下发军饷的!不像别处的那些将官,驱赶着卫所兵就如同牲口一般,别说军饷了,不让卫所兵交银子当差就算好的!”
张懿问道:“咱们要是当兵去了,那分到的十亩地怎么办?”
张懿和齐大壮都是“单身户”,没有家眷老小,但属于青壮,所以按照刘岱制定的分地方案,二人都分到了十亩中等耕地。
“佃出去啊。”
齐大壮说道:“脸朝黄土背朝天干一辈子,能有多大出息?还得是当兵吃饷!”
张懿看了看手中的锄头,又看了看四周只顾着低头忙碌的军户,咬牙说道:“说得对,埋头田间干一辈子,也没有大出息,还得去当兵!”
数日后,郑艺来到操守官署后堂,命人将一箱子军户黄册抬进来,说道:“大人,我拒门堡各处的军户都已经重新统计完毕,请大人过目。”
刘岱结果汇总的账簿翻看:拒门堡原本下辖北原堡等六处屯堡、十七处墩台,但是经过重新统计后,只剩下北原堡一处,剩下的屯堡、墩台在上次鞑子兵进犯的时候,都被李淳仁主动放弃了。
后续李淳仁虽然也命令各处百户、总旗官率部“收复失地”,但是那些百户、总旗官却以各种借口拖延,最后纷纷花银子、托关系调往别处。
实际上李淳仁手下只有刘岱一个百户官、赵明一个把总,其余的百户全都跑光了。
而刘岱后面整编堡内兵马,也将仅剩的几个总旗官、小旗官裁撤,所以此时账簿上只登记着拒门堡、北原堡、青云寨三处军户信息,三处共有军户三千六百九十八户,一万三千三百七十九口。
“嗯,不错!”
刘岱对郑艺的工作能力很满意,说道:“郑司吏这些天辛苦了,不过后续还要加把劲,本官准备扩充兵马,等各地分地、春耕事项完成后,便要按照本官拟定的新编制征召军户青壮,这些事情还是要郑司吏牵头。”
“本官以为,现在郑司吏就可以提前做这些事了,先将军户中适龄青壮单独统计出来,等到扩编的时候,直接按册征召即可。”
郑艺抱拳说道:“这是属下分内之事,理应尽力而为。”
当天夜里,刘岱秉烛夜战,继续修改完善麾下新的军制。
“掷弹兵旗还是撤销的好,将来就算装备了震天雷一类的投掷火器,也没必要单独占一旗的编制,直接下发到单兵就可以了,毕竟这种投掷火器在野战对攻时候的作用并不大,更侧重于守城战,或是阵地战。”
“炮兵旗肯定是要保留的,只是不知道陈兴那边研究得怎么样了,之前去弥陀山的时候,陈兴还说研发受阻,看来枪匠和炮匠虽然看上去差不多,但是实操起来差距还是不小啊。”
刘岱放下炭笔,暗道:“现在武力值只有280点,兑换火炮技术差得太多了。实在不行就请外援,去镇河堡走一趟,让李淳仁这个上官给想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