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1章 忧伤的戈登(2 / 2)

类似的还有特兰西瓦尼亚和多瑙河两公国,以及奥地利帝国在巴尔干地区的那些新领土。

在这些土地上长期以来人们都被教导要无知,要成为农民,工匠,甚至是土匪。

但当奥地利帝国的义务教育真普及到这些地区的时候,他们大多都表现的十分积极,而非抗拒。

虽然奥地利帝国没有进行过普查,但是弗兰茨敢肯定入学率绝对不会低,毕竟海量的投入可不是摆设。

此时的法国还好与历史上的情况大差不差,虽然地盘少了,但路易·拿破仑将教育大权卖给了教会,教会可不会放过这个机会。

不过也正因为是将教育大权卖给了教会,所以也导致真正的义务教育无法推行,毕竟教会可不会轻易让渡好不容易才到手的权力。

英国的情况可就惨多了,本来这一时期英国教育的普及率就很低,毕竟普及教育可是要收税的,老爷们家里也没余粮怎么可能再出钱去搞什么教育。

而且按照当时英国的思潮,人笨并不是因为缺乏教育,而是那些人懒惰受到了上帝的惩罚,他们是上帝的弃民,掌握了知识的聪明人则是上帝的选民。

选民没有义务让弃民变得更聪明,或者说弃民就该为自己的愚蠢和懒惰付出代价。

历史上即便是在这种舆论环境下,英国政府高层还是拿出了一部分资金补贴教育。

只不过这些教育基金大多数都补给了那些贵族学校和教会学校,对于普及教育的影响可谓是微乎其微。

然而此时英国迟迟没有走出经济危机的阴影,身为枢密院议长的兰斯当侯爵更是将本该用于教育的钱用在了舆论战之上。

此时整个英国的教育可谓是一塌糊涂,一些本该崛起的民间天才便在这个过程中不知不觉地被抹杀了。

(此时英国没有教育大臣,枢密院议长兰斯当侯爵便是主管教育和宣传。)

时间已经来到了1854年末,乔治·汉密尔顿·戈登觉得自己做了很多事情,但似乎又什么都没做。

他结束了英缅战争,与泰国结盟,成功拉拢了数个地区大国来保障英国的海外利益。

与新西兰的战争也是连战连捷,镇压了多次发生在澳大利亚的暴动,开始经营马达加斯加岛。

建立了诸多特许公司,尤其是跨大西洋电报公司正在完成一件史无前例的壮举,沟通英国和美国。

镇压爱尔兰起义,镇压南非黑人暴动,圈占了很多海外殖民地。

挫败了奥地利帝国的经济入侵,他还多次瓦解了俄国人的阴谋,甚至对神圣同盟发出了严厉的警告。

然而乔治·汉密尔顿·戈登似乎又觉得自己什么都没做,局势并没有改变,他睡觉的时候甚至都能听到隆隆的马蹄声正在逼近。

乔治·汉密尔顿·戈登打心底里认为此时并不是一个开战的好时候,无论白厅的那些幕僚如何鼓吹战争就是解决一切问题的良药,他都觉得现在英国的当务之急是走出经济危机,并稳住跌宕起伏的局势。

事实上乔治·汉密尔顿·戈登可以清楚地感受到世界正在变得越来越动荡,所以他一直在竭尽全力避免局势更加恶化。

然而就像是上天的玩笑一般,他的努力似乎并没有任何效果。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